新闻动态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健康科普

脾大的超声诊断

发布时间:2014-09-20 08:15:20

     脾大多数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,引起脾大的原因为:①肝硬化、门脉高压、门静脉海绵样变、巴德-基亚里综合征、慢性右心衰竭等导致的淤血性脾大。②急慢性病毒性肝炎、血吸虫病等肝病变以及各种细菌或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、贫血等,可引起脾的反应性肿大。③淋巴造血组织疾病如白血病、恶性淋巴瘤、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等,可引起脾浸润性肿大。④代谢性异常如肝糖原贮积综合征。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。

  1、声像图表现 

 ①正常脾在左肋缘下不能探及,其前缘不过腋前线,当超声显示脾超过上述范围时,应提示脾大。②脾厚度>4.0cm,或脾长度>10cm时,应考虑有脾大的可能。③脾内回声改变应与病因密切相关。感染性脾大以轻度肿大多见,内部回声均匀;淤血性脾大时脾静脉增宽,脾内静脉扩张,脾内回声随时间的推移由低向高变化;血液病行脾大时,肿大程度多较显著,其内部回声因细胞浸润回声减低。

  2、脾大分型

(1)脾轻度肿大:脾形态轮廓未见异常,各径线测值稍大于正常值。在仰卧位平静吸气时,肋缘下刚可探及脾,深吸气时,脾下极在肋缘下2-3cm。

(2)脾中度肿大:脾失去正常形态、轮廓,各径线测值明显增大。在仰卧位平静吸气或呼气时肋缘下均可探及脾,深吸气时,脾下极在肋缘下>3cm至脐平面。脾肋缘切迹较浅而模糊。彩色多普勒显示脾静脉常增粗,脾内血流也略增多。

(3)脾重度肿大:脾失去正常形态及轮廓,各径线测值显著增大。脾两极处轮廓圆钝,脾前缘切迹消失。周围脏器可被肿大脾推挤而向四周移位。脾下极超过脐平面,可达盆腔。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脾静脉内径明显增宽。可扭曲扩张,类似海绵样结构或静脉瘤形成。

    3、临床意义   

    超声可确定脾有无肿大及肿大的程度,并对肿大程度的变化进行监测。根据脾大的某些声像图表现,对病因的诊断也有一定的提示意义:如白血病、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细胞对脾的弥漫性浸润,常使脾明显肿大,脾实质回声减低,分布较均匀;而肝硬化、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及血吸虫病等引起的脾大依据病史、原发病的超声所见及脾的回声改变如脾内散在分布的点状强回声,类似满天星样结构等亦可做出较明确的病因诊断。但总体上由于对弥漫性脾大的病因缺乏相应特异性声像图改变,鉴别诊断有一定的限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