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医院文化

重视医务礼仪 守护患者健康——《医务人员礼仪培训》心得体会

发布时间:2018-09-25 11:35:47

孔子曰: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,中国人素以彬彬有礼而著称于世。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人员,医生专业的礼仪更加不可或缺。下面我就结合韩晶老师的授课内容,简单说说我的心得体会。

礼仪不能流俗于形式的符号,而是从心底产生对他人、对社会、对集体的尊敬之情。礼仪运用得当,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,赢得病患的信任和友善,赢得同事的关心和尊重,赢得领导的信赖和肯定。礼仪如同春雨滋润着人们的干涸的心灵,唤醒着人们的逐渐冷淡的情感,化解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与矛盾,它在我们每个人之间潜移默化,带来的是弥足珍贵的和谐。

首先,医生礼仪,在于其“衣”。 英国行为学家罗兰德博士就曾经专门研究过医生穿着对病人、对医生信心等问题的影响。她指出:医生的外表是患者对医生进行判断的全部依据,如果医生不符合患者的预期,他们的焦虑感就会增加。所以医生除了穿好白大褂之外,还需保持白大褂的干净、整洁,正确佩戴工作牌、院徽等,衣袋里也不宜鼓鼓囊囊的,试想一个到处是斑点的“白大褂”让患者心里也是感觉磕磕碰碰的吧。此外,白大褂内的衣服也很重要,最好不要是特别鲜艳的衣服,不能花哨和展现所谓的个性和魅力,否则会让患者本已忐忑的心更如过山车般跌宕不止。

其次,医生礼仪,在于其“言”。现实中,有些医生面对患者,态度冷漠,惜字如金。其实在很多情况下,医生对患者具有绝对的“知识优势”和“技术优势”,我们常说现在医患关系严重扭曲,医生反倒成为“弱者”,具有如此优势的医生却无法得心应手地运用它,的确令人深思。希腊医学先驱希波克拉底曾说过,医生有三件法宝——语言、药物、手术刀。但遗憾的是,这句古老的格言已被太多人淡忘。尤其是语言,因为太多的借口,因为实际工作中实在也有太多难言之隐,医生的第一件宝反而拿不出手了。医生理应循循善诱,不厌其烦,用最通俗的语言把最复杂的医学道理讲清楚。这不是对患者的恩赐,而是医生的基本职责,也是法律的基本要求。

最后,医生礼仪,在于其“行”。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,镌刻着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铭言:“有时,去治愈;常常,去帮助;总是,去安慰。”这段铭言穿越时空,在人间回响,至今仍深深震撼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心灵。衡量一个医生的贡献,评判一个医生的优秀,可能不仅仅是看他治愈了多少病人,而是他安慰了多少病人的脆弱无助的心灵。安慰,传递着人性的光辉,渗透着人格的魅力。安慰也是医学的一种责任,它饱含着医者拳拳之情。可以说,医生的行为归根结底就是如何安慰病人,坚持经常安慰病人,最高目标就是将病人心头的阴霾驱散,呵护好与病魔缠斗的身躯与灵魂。

中国的礼仪文化,源远流长;医生的行业礼仪,博大精深。希望我们每一个医务人员谨慎于“衣”、谦恭于“言”、上善于“行”,终能实现悬壶济世、泽被苍生的医者理想,真正成为守护大众健康的白衣天使。神经内科  王祥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