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医院文化

“感动患者——我身边的人和事”系列活动报道之八

精湛技术 优质服务获患者认可——记我院神经内科团队

发布时间:2019-08-05 17:23:03

  走进神经内科医生办公室,墙壁上“仁心妙术”、“德医双馨”的匾额格外显眼,还有存放在橱柜里的数十面锦旗,都是患者本人或者家属送来的,为的是感谢神经内科团队在危急时刻挽救患者生命、解除了患者病痛,留给了患者生的希望和高质量生活。

  自2014年我院东区启动以来,经过短短5年的发展,神经内科已拥有了高质量的诊疗技术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在张西亭主任的带领下,全科医护人员遵循“厚德敬业,良知敏行”的院训,以饱满的工作热情,严谨的工作作风,热情温馨的医疗服务,赢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

  多年来,科室始终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,爱岗敬业、乐于奉献是神经内科团队一贯的工作作风。神经内科的患者年龄普遍偏高,病情变化快,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更是“家常便饭”,医务人员经常加班加点,随叫随到,不计得失,遇到重大抢救时,更是全员上阵,没有一人推脱,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敬业奉献精神。

  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。当我们把一个个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时刻,也是医务人员感到最欣慰的时刻。

  记得2016年8月份的一天,神经内科医生像往常一样进行查房,待查至21床病号时,发现19床患者家属躺在中间空床大口喘气、四肢不自主抖动,持续1分钟后面部紫绀、呼之不应。查房医师崔有昌大夫立即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评估,生命体征消失,立即给予胸外按压,并紧急呼叫科室其他医生护士帮助,10秒钟后张西亭主任赶到床旁,立即指挥建立静脉通路,连接心电监护、氧气吸入,心电监护显示室颤,积极给予抢救并进行持续心肺复苏,同时联合心内科医师共同抢救,及时将患者转至ICU。一场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拉锯战就此拉开,经过4次电除颤,反复静脉用药,持续心肺脑复苏等积极抢救,终于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。

  2018年春节前,神经内科收治了一位年仅27岁患者。他因早晨睡醒后左侧肢体活动障碍,不能自主活动,伴有言语含糊不清,被家人急送入我院。患者发作性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已有两月余,每日至少发作1次,但短时间内可缓解,患者本人并未在意。来院后开通绿色通道,急抽血检查,通过CT排除脑出血,神经内科人员一刻没耽搁,组织为其进行静脉溶栓,之后行脑血管造影,手术顺利。患者出院回到单位后,根本没人看出他的病症。

  “抢救重症脑中风患者,就是在与时间赛跑。时间就是大脑,时间就是生命。”这是张西亭主任在指导青年医生时常说的一句话。有一次神经内科还收治过一名从上级医院ICU转院过来的80岁高龄脑梗塞重症中风病人。据介绍,当时该患者重度昏迷,合并呼吸道感染,吞咽困难,送到科室时已经危在旦夕,绝望的家属一边失声痛哭,一边为患者准备后事。但是,在张西亭主任看来,只要还有一丝生的希望,就不能放弃对患者的治疗。对此,神经内科多次组织抢救、会诊,并制订了详细专业的治疗方案。经过一周的综合治疗后,患者意识逐渐恢复,身体状况开始明显好转,之后能自行饮食,活动状况良好。

  神经内科医护团队精诚合作,为每一位住院患者制定了最佳治疗、护理、康复方案,确保了医疗工作“零”差错事故的发生。此外,科室还十分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。“晚上睡得好吗?”“您应该注意…”一句叮咛,一句问候,拉近了医护和患者之间的距离。患者出院后我们坚持做回访工作,及时了解患者疾病的恢复情况,提醒按时服药、规范康复、定期复诊,我们始终以“爱心、诚心、耐心、细心、责任心”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。

  创新学习、精细管理,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向前发展。神经内科主任、护士长是观念更新,破旧立新的领头雁,敢想敢干是神经内科一贯的优良作风。努力钻研业务,注重人才培养,强化高年资医生和高年资护士对年轻医护人员的“传、帮、带”,使神经内科业务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,突出表现在心肺复苏、心肌梗塞、各种心律失常、休克、上消化道出血等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上。

  患者及家属送来的锦旗及书法牌匾,以及患者之间的口口相传,不仅代表着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和感谢,也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鞭策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神经内科团队将一如既往的履职尽责,完善专科专病特色,不断提高服务意识、提升医疗技术,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,努力争创“病人放心满意、医生护士倍感欣慰的优秀科集体”,为聊城百姓的健康尽自己更大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