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医院文化

特别的爱,给特殊的你——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康复院区的师生故事

发布时间:2021-09-23 09:30:11

  9月10日,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康复院区(聊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)听力语言康复组听力师徐艳艳收到了学生赠送的棒棒糖和鲜花,更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清晰自信地向她表白:“徐老师,节日快乐!”这些孩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,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后,还需要康复老师纠正发音。“孩子们和家长的表白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,也是让我们感到最欣慰、最高兴的事。”徐艳艳激动地说。

  与徐艳艳一样,康复院区的老师们都会为孩子的进步而感到高兴,因为这里的孩子存在听力、智力或者肢体上的障碍,或者被孤独症、多动症困扰。孩子们微小的改变,都需要老师倾注满腔的热情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。让我们走进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康复院区,了解这里的师生故事。

  我听你说,我帮你说

  三楼是听力语言康复组孩子们的“幼儿园”。上午9时,大班孩子们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。舞蹈结束后,看到记者,他们高兴地打招呼:“阿姨,你好!”

  不仔细看,很难注意到这些孩子的不同——他们佩戴着助听器或人工耳蜗,别在小辫子上的头花里隐藏着人工耳蜗外置装备。除了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前教育集体课,在游戏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、掌握生活技能外,孩子们还会上一对一的个训课。课堂上,老师们也会应用多种方法,鼓励孩子多张口,锻炼孩子的听、说、理解能力,纠正孩子的错误发音,让孩子早日融入普通幼儿园、普通小学。院区还有接收更低龄听障幼儿的亲子班,有的孩子在1岁前便开始接受康复干预。

  小力(化名)在8个月大时被确诊为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,双耳佩戴了助听器,但未能进行正规语言康复训练。5岁时,家长带他找到了徐艳艳,表达了希望让孩子接受康复训练的想法。这时的小力习惯看口型或通过手语交流,很少主动通过语言交流,认知水平也不符合同龄孩子的特点。老师们改变面对面的教学方式,说话时故意遮挡嘴巴,“强迫”小力必须依靠耳朵来听老师在说什么。通过一段时间的干预,小力从刚开始听声放物到用词语、句子与老师交流,后来主动开口表达自己的需求。2年的康复干预改变了小力的人生,今年9月,他像其他孩子一样,进入普通小学一年级就读。

  一万次的坚持,换来一次改变

  “都说孩子成长要静待花开,但这些孩子不能等,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大量的关注。”说起孩子们的改变,特教组老师李函庭颇有感触。她和同事面对的是孤独症儿童、智力障碍儿童、多动症儿童、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儿童,有的孩子通过持续不断的干预,能力一步步提升,实现了独立生活的目标。

  今年进入普通小学一年级的奇奇(化名)患有孤独症。两年前,5岁的他喜欢到处乱跑,不听指令,不能正常与人进行交流,表达能力也很差。李函庭和王雪莹负责他第一阶段的教学。一开始她们先陪奇奇玩,取得他的信任,观察他的情况。课堂上,两位老师从呼名反应、安坐训练开始,一步步教他听懂指令、学会规则,锻炼语言表达能力。后来,奇奇升入融合班,今年又顺利进入了普通小学。

  不是所有患孤独症的孩子都像奇奇一样幸运。有的孩子病情极重,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表达需求时喜欢拉着家长的手,不会用语言表达想法、情感,还存在社交障碍。如何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训练?特教组的老师们应用专业的教学方法,配合夸张的语言动作、充沛的感情,吸引孩子的注意力。当孩子作出了正确的回应时,老师们会给予奖励,强化干预效果;有的孩子不会控制情绪,老师们就会分析原因,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。“这个过程,可能需要老师一万次的坚持,才能换来一次改变。”李函庭展示了一段融合班孩子们敲打非洲鼓的视频,孩子们自然大方的动作背后是老师们一遍遍地演示与鼓励。

  在这里,家长也要做学生

 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也是终身的老师,对特殊儿童来说尤其如此。家庭康复和学校康复同时进行,才能确保孩子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。因此,院区也为家长进行家庭康复开出良方。

  每天,老师会跟家长沟通孩子上课效果,给家长布置作业,告知家长如何配合。每个月,不同学科组会组织专题家长会,如“儿童的游戏治疗”家长培训会、“家庭康复教育”家长培训会等。老师们会根据特殊儿童表现出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,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发育特点,提高家长的家庭康复能力。每学期,院区会组织融合课堂,让家长带着孩子到社会上“上课”,开拓孩子们的视野。

  家庭康复不仅能帮助孩子巩固所学内容,也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成长。“我们每天都来陪着孩子上课,回家后再帮孩子复习,强化学习效果。”杭杭(化名)的妈妈说。3岁的杭杭发育迟缓,刚来时与同龄儿童有很大差距,老师针对她的情况召开了个案分析会,明确了干预方案。在亲子课堂上,杭杭的妈妈在老师的指导下陪杭杭一起运动,回家再进行复习,孩子的点滴进步给家人树立了康复的信心,如今杭杭已经从这里“毕业”了。

  “特殊教育是一门慢功夫,老师、家长都得有耐心。对有些病情严重的孩子来说,不退步就是一种进步。”正如李函庭所说,这里的老师都在用爱浇灌这些特殊的孩子,照亮他们的人生。